11月12日,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殲10首位女飛行員余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在對這位精英飛行員表示哀悼的同時,大家的目光又重新聚焦到了特技飛行員這個職業上。既然這表演如此危險,為什么還要繼續? 好好的飛機,特技是怎樣點滿的? 特技飛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兩名德國飛行員:奧斯華?布爾克(Oswald Boelcke)和馬克斯?伊梅爾曼(Max Immelmann)可以說是特技飛行的創始者。布爾克被稱為“空戰之父”,他研發了許多獨創的飛行戰術,并被德軍飛行員在作戰中廣泛采用,從而使德國在戰爭初期取得優勢。伊梅爾曼則擅長游擊戰,往往出其不意地攻擊對手然后使用特技飛行的方式使自己脫身。 布爾克的DIII戰機。 伊梅爾曼在飛行艙內。 1917年,特技飛行訓練正式被納入到了軍事訓練中。一戰之后,飛行員對特技飛行的興趣愈發濃厚,1927年在蘇黎世舉辦了首場國際特技飛行比賽,在這次的比賽中首次引入倒飛項目,并成為特技飛行的一項永久性項目。 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皇家空軍最后一支特技飛行隊——空軍第87中隊的三架格羅斯特斗士式戰斗機(Gloster Gladiator)。 然而隨著二戰的爆發,戰斗機的速度和威力都有了大幅提升,一戰時的飛行策略變得不合時宜地落后和危險,于是設計者們對飛機做了大幅調整,例如根據不同海拔的地心引力調整座位、增加腳踏板、標記俯沖角度等。 二戰后迎來了特技飛行的一個巔峰,如今我們見到的大多數特技飛行項目幾乎都在那時被先后開發了出來,而又在隨后的幾十年內,隨著機型的改進加入一些新的項目,尤其是在垂直飛行領域。至21世紀初,世界上共有60余支飛行表演隊伍,比如英國皇家空軍“紅箭”隊、美國“藍色天使”隊、俄羅斯“雨燕”隊等都十分著名。 英國皇家空軍“紅箭”飛行表演隊在伊麗莎白女王二世90大壽時的表演 iWeekly有幸與“紅箭”表演隊進行對話,了解特技飛行背后那些事兒。 點擊閱讀《連英女王和威廉王子看到都要“仰望”的TA,到底有多神?》 特技很危險,圍觀也要小心 特技飛行是一項高危的工作,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也不敢掉以輕心。現役的63歲美國特技飛行員Sean D. Tucker,已經累計飛行超過2.4萬小時。Tucker這樣講述他在執行超常任務時的心理活動:“你必須要確保完美,當你貼近地面飛行時,必須要保證完全冷靜、目的明確。” 在一場表演中,Tucker駕駛飛機挑戰高難度貼地側飛。 特技飛行表演對飛行員的經驗、反應能力和身體素質等要求非常高。一旦某一環節出現差錯,都可能引起事故。根據2013年美國勞動統計局的數據,飛行員作為一個大類,在美國高危職業排行榜位列第三,每10萬名飛行員中有50.6人因飛行而死。而自2008年以來,北美的特技飛行表演平均每年有1.5例死亡報告。 美國每年飛行表演的事故數量(數據截至2015年7月) 美國每年飛行表演事故造成的死亡數量(數據截至2015年7月) 不僅是飛行員,圍觀的觀眾有時也會面臨生命威脅。2015年8月,英國肖勒姆飛行表演發生意外,一架戰斗機墜毀撞上多輛汽車,造成11人死亡。 國際飛行表演協會的主席卡達希(John Cudahy)表示,“好消息是,在發生那么多事故之后,安全監管變得越加嚴格了。”造成11人死亡的英國肖勒姆飛行表演事故發生后,英國民航局2016年收緊了對特技飛行表演的管理,將前軍用飛機做特技表演的最小高度調高,特技飛行與觀眾之間的最小距離要求也有所增加。 危險也愛得深沉,不僅僅是因為好看 即使是很危險,還是有人愿意觀看特技飛行表演。據國際飛行表演協會估計,美國每年會進行300到325場特技表演,總體觀看人數達到2000至200000人。據NBC報道,2011年美國雷諾市飛行表演事故的受害者中有不少在事后表示,仍將繼續支持特技飛行表演,對他們來說,特技飛行的魅力是無窮大的。 2011年,美國雷諾市發生飛行表演撞落看臺事件,造成11人死亡,70多人受傷。 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以特技飛行表演為基礎的航天展對經濟的貢獻十分顯著。據估算,美國馬里蘭州大洋城鎮每年的航空展覽能吸引到約30萬游客。據大洋城鎮月度指標報告,2015年6月,單是酒店的稅收就達到了260萬美元,而游客的消費稅則驚人地達到了631萬美元,航展帶來的單月稅收總計930萬美元。 2015年英國法恩伯勒(Farnborough)航展向當地經濟貢獻了3600萬英鎊的收益,為整個英國帶來了5740萬英鎊的收入。2016年,來自48個地區和國家,超過1000個公司參加了新加坡航天展,給當地帶來的經濟效益達到近32900萬新加坡元。 2016年新加坡航天展。 |